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始于2000年,是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现、培育、凝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重要途径,为青年人才开展跨学科交流、展现前沿科技成果、弘扬科学家精神搭建平台,促进了学术成果科普化、科学传播,充分发挥了科协组织在北京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积极作用。2022年将举办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科技界担当”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
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每年来自各行业领域近千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赛。围绕科学传播、演讲内容、形象礼仪、播音与主持等方面邀请专家和历届获奖选手组成最强讲师团进行培训,提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科普表达能力。22年以来,2万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此项赛事,秦彦文、孙进等多位获奖选手已在学会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伊鸣、黄欣、王婷婷、骆媛等获奖选手分别获得国家级、北京市各类相关表彰和荣誉,12名获奖选手入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大赛专注聚焦学术成果转化,注重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科学传播,编印《科学十分钟》、录制《决赛实录》,制作并推送“科学演讲秀”和《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演讲轻课堂》等视频节目,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北京科协等30余家主流新闻媒体对大赛进行了宣传报道,近三年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600万人次,促进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紧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助力青年才俊脱颖而出、领军人物率先突破,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打造有温度、可信赖、有活力、见实效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希望我们的平台能让更多感人的故事,励志的青年从幕后走向台前,走进我们的视线,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报国之情中立志立德、在科研初心中求真求实,在创新精神中敢闯敢拼,坚定理想,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本届演讲比赛共分四个阶段
1.自行组织初赛。通过单位报名且参赛选手超过10人的,由申报单位自行组织初赛,初赛前3名进入复赛。
各单位初赛完成后,及时将初赛成绩汇总表(复印件)、评委名单和初赛总结纸质版加盖公章上报市科协,报送材料电子版及初赛相关照片或视频资料上传至数字科协--科学活动平台中报名通道--比赛资料处;将推荐参加复赛人员表、个人报名表、演讲稿及ppt上传至数字科协--科学活动平台中报名通道--学会资料上传处。
2.市科协组织初赛。通过单位报名且参赛选手不足10人的,以及个人报名的选手,由市科协根据报名情况组织初赛,每组成绩前3名进入复赛。
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专题培训,涵盖讲演内容设计、表演表达、科学传播等内容。赛前培训拟通过制作线上视频的方式开展,决赛培训采用线下实地培训方式开展。
根据进入复赛的选手情况,拟分6组进行复赛,每组成绩前3名进入决赛。
进入决赛的选手比赛当天抽签决定演讲顺序,根据现场比赛成绩排名,确定获奖情况。
复赛和决赛将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举办,如有特殊情况,将提前通知各相关单位。
本届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根据参选单位的初赛组织情况及其推荐的选手获奖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